博士口 碩博連讀研究生口 學術型碩士 農業推廣碩士專業學位口 同等學力在職申請學位口 高校教師攻讀碩士學位口 基地班碩士口 獸醫碩士專業學位口 工程碩士專業學位口 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口 中職教師攻讀碩士學位口 風景園林碩士專業學位口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研究生課程結課論文封面 研究生年級、姓名 研究生學號 所在學院(系、部) 專業學 科 任課教師姓名 考試日期考試成績 研究生年級、姓名 研究生學號 所在學院(系、部) 專業學 科 任課教師姓名 考試日期 考試成績 評卷教師簽字處 2 VCCCCCCCCCCCCC 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院 農業工程 XXXXXXXX ?。ㄕn程名稱: 土壤水分溶質動力學) 學位課選修課 土壤入滲實驗報告 一、垂直入滲實驗 1、實驗目的 測定土壤的垂直入滲特征曲線,掌握測定方法。了解土壤一維入滲特性,確 定入滲條件下土壤累積入滲量曲線以及入滲速率數學表達式, 用不同的入滲經驗 公式描述入滲速率并繪制相應的圖表。
2、實驗要求 (1) 土柱圓筒高約29cm,內徑10cm??刂蒲b土容重為/cm3。垂直入 滲過程中,進水端的水位由馬氏瓶控制。入滲過程中,觀測不同時間的累積入滲 量。(2)根據實驗數據在方格紙上點繪入滲過程線(速度 ~入滲時間),確定飽和 入滲速度k值。
根據實驗數據在雙對數紙上點繪入滲曲線,確定a及k值,寫出該種 土壤的入滲公式。
略述土壤入滲過程,入滲性強弱,分析原因。
3、實驗原理 實驗利用馬氏瓶供水并維持穩定水壓; 對于均質土的入滲強度,已有若干計算公式,菲利普根據嚴格的數學 推導,求得解析解為: ■ if 2t2 式中,i——t時刻的入滲速率; S 與土壤初始含水率有關的特性常數,成為吸水率; if ――穩定入滲率,即飽和土壤滲透系數。
在非飽和土壤入滲初期,S起主要作用,所以菲利普公式可以改寫為: S 1 2t2 考斯加可夫根據野外實測資料的分析,發現入滲強度與時間之間成指數關 系,其形式為: i 土:在玻璃柱底部放入一片濾紙,然后裝土。稱土,控 制每次裝土高度為2cm,壓實,裝下一層時表面打毛。
?。?)調節馬氏瓶,使其進氣孔高出土柱面 2cm,形成水頭差; ?。?)用燒杯迅速向玻璃柱中加水,立即打開供水閥,同時打開秒表計時, 三者要求同時進行,然后開始實驗; ?。?)每隔一定時間測定一組實驗數據(記錄馬氏瓶讀數、時間); ?。?)處理與分析實驗數據。
6、實驗數據處理 ?。?)測定的實驗數據及數據處理見表 1 表1實驗數據處理 入滲時間 (min) 時間間隔 (min) 時段入滲量 (ml) 累積入滲量 (ml) 入滲速率 (ml/min) 0 0 1 1 2 1 P 「 3 1 4 1 5 1 6 1 — 7 1 8 1 9 1 : 10 1 11 1 12 1 13 1 P : 14 1 15 1 16 1 17 1 18 1 19 1 20 1 : 21 1 22 1 23 1 24 1 25 1 26 1 27 1 28 1 29 1 30 1 35 5 40 5 45 5 50 5 55 5 60 5 65 5 70 5 75 5 80 5 85 5 90 5 95 5 100 5 105 5 110 5 115 5 r : 120 5 130 10 140 10 150 10 160 10 170 10 180 10 190 10 P : 200 10 210 10 220 10 230 10 P : 234 4 239 5 244 5 249 5 P 250 1 251 1 252 1 253 1 254 1 255 1 256 1 261 5 266 5 271 5 (2)累積入滲量、入滲速率與時間的關系曲線分別見圖 1、圖2 累積入滲量隨時間變化曲線 時間t (min) pm N量滲入積累 入滲速率隨時間變化曲線時間t 入滲速率隨時間變化曲線 時間t (min) 圖1累積入滲量I與入滲時間t的關系曲線 圖2入滲速率i與入滲時間t的關系曲線 由圖可以看出整體結果還是比較符合的,但是相關性不太高。
7、對三種經驗公式的擬合效果進行對比分析 ?。?)土壤垂直累計入滲量散點圖及各經驗公式擬合曲線 ?、偈褂肞hilip入滲公式進行擬合如下圖3: 累積入滲量隨時間變化曲線 R2 = 30 60 90 180 時間t (min) 120150 210240270300 2 y = -++ pm N量滲入積累 圖3 philip入滲公式擬合圖 ?、谑褂每妓辜涌煞蛉霛B公式進行擬合如下圖 4: 累積入滲量隨時間變化曲線 ) mI( 量滲積累 圖4考斯加可夫入滲公式擬合圖 ?、凼褂肎reen-Ampt入滲公式進行擬合如下圖5: 累積入滲量隨時間變化曲線 mN量滲入積累 /mN量滲入計累累積入滲量隨時間變化曲線時間t /mN量滲入計累 累積入滲量隨時間變化曲線 時間t (min) *實測點 一線性 —多項式 ——乘幕 圖5 Green-Ampt入滲公式擬合圖 對土壤垂直入滲三種經驗公式擬合效果進行對比 分別用三種經驗公式擬合的回歸系數見下表2 表2不同擬合公式回歸系數對比表 不同擬合公式 Philip入滲公式 考斯加可夫入滲公式 Gree n-Ampt入滲公式 回歸系數 擬合效果對比圖如下圖6 圖6采用不同經驗公式擬合效果對比圖 由上述圖表可知: ?。?)累積入滲量隨時間的增加而增大,但增加的速率越來越小,最終趨于 穩定,入滲速率隨時間的增加而減小,最后趨于穩定,其值為穩定入滲率; ?。?)采用考 Philip 入滲公式擬合效果最好, 其次是采用斯加可夫公式擬合, 而采用 Green-Ampt 入滲公式擬合的效果也比較好,但是相對于前兩種模型來說 誤差還是比較大的。
、水平入滲實驗 1、實驗目的 在熟練掌握水平土柱吸滲法測定非飽和土壤水擴散率原理的基礎上,了解土 壤水分水平入滲的過程、入滲特性,確定入滲條件下濕潤鋒 x和時間t之間的關 系,了解入滲條件下土壤累計入滲量曲線以及數學表達式, 計算土壤的入滲速率 以及數學表達式,同時得到土壤水擴散率 D(d)的關系,并繪制相應的圖表。
2、實驗要求 水平土柱(長30cm),是由直徑5cm、厚度為2cm的單環組裝形成的,控制 裝土容重為/cm3。水平入滲過程中,進水端的水位由馬氏瓶控制。
入滲過程 中,觀測不同時間的累積入滲量以及濕潤鋒的距離。
實驗結束后,用烘干法分層 測定土壤重量含水率計算體積含水率。
3、實驗儀器 馬氏瓶(3cmx5cm)、玻璃土柱、天平、濾紙、秒表、燒杯。
4、實驗原理 水平土柱入滲法測非飽和土壤水擴散率 D(旳要求土柱的土壤質地均一,且初 始含水量分布均勻,在進水端邊界含水量穩定不變,忽略重力作用的條件下,該土 壤水屬于一維流問題,其微分方程及定解條件為: 「胡 d ~ a C01 TOC \o “1-5” \h \z 三=〒 D(e)?。?) a 2 ]ex」 w(x,t)=日0x>0,t =0 (2) 日(x,t)=Qx=0, t>0(3) i 式中:t為入滲時間(min); x為水平入滲距離(cm);日為體積含水量 ?。╟m3cm3; 00,9s分別為土壤的初始含水量和飽和含水量。
對方程⑴施以Boltzma nn變換可得: 帶入Boltzmann變換參數’=xtJ/2,上式可變為: D(勺一1「’ )’?-.宀 2也日 式中:—為相鄰兩點對應的■平均值;’為相鄰兩點■和二增量比值 — 的平均值。
1 1 2 Philip水平入滲公式:I =S t2或者i =;S t 2 5、實驗方法和步驟 ?。?)稱土:控制土壤容重為/cm3,計算4cm高土柱所需的土量: m「V = 二(寸)2 4= ?。?)裝土柱:在水平實驗土槽底部墊上濾紙,然后將實驗用土按設計容 /cm3的標準分層裝入水平土槽中,為保證土的均勻性,我們將土按4cm高度 分層裝入。
?。?)裝水:在馬氏瓶中裝入一定量的水,將下部進氣閥和出水閥關閉。
?。?)連接儀器:用橡皮輸水管將馬氏瓶的出水口與水平土槽進水口相連, 然后打開馬氏瓶頂部的加水孔的橡皮塞和出水閥,同時將水平槽的排氣孔打開, 給水平土槽下部的水室進行排氣和充水,保證水能夠均勻的入滲。
?。?)待水室充滿水后,立即將馬氏瓶的加水孔和水平土槽的排氣孔密封, 打開馬氏瓶下部的進氣閥,將水平土柱放平,讓水平土柱中心軸與馬氏瓶的進氣 閥相平,這樣才能保證水平入滲在無壓條件下進行,同時,打開秒表開始計時, 并記下馬氏瓶上的刻度數。
?。?)進行連續觀測,每當濕潤鋒前進 2cm時,記下時間和馬氏瓶上的刻度 數,達到穩定入滲時,停止實驗,然后打開水平土槽,將其中的土按 2cm長度 分層裝入事先準備好的鋁盒中,然后稱重,并放入烘箱進行烘干、稱重。
6、實驗數據處理與分析 ?。?)計算累積入滲量I,結果見表1;繪制濕潤鋒x與時間t的關系曲線, 見圖1;再繪制累積入滲量I與時間t的關系曲線,見圖2。
表1累計入滲量計算表 入滲時間 ?。╩in) 時間間隔 ?。╩i n) 馬氏瓶讀數 ?。╩l) 濕潤鋒入滲距離 累計入滲量1 ?。╩l) x ?。╟m) 0 0 42 0 0 58 4 16 : r 68 1 6 26 1 81 8 39 94 10 52 110 12 68 P P 131— 14 89 139 16 97 157 18 115 173 20 131 P 192 22 150 219 24 177 239 26 197 濕潤鋒隨時間變化曲線時間t 濕潤鋒隨時間變化曲線 時間t ( min) ?。?x( 鋒 潤 濕 圖1濕潤鋒x與時間t的關系曲線 累積入滲量隨時間變化時間t 累積入滲量隨時間變化 時間t (min) ”m N量滲入積累 圖2累積入滲量I與時間t的關系曲線 ?。?)根據I總二ST總反解S二I總/T總 ,計算入滲率i =S/ ,結果見表2, 然后繪制入滲速率i與時間的關系曲線,見圖3。
表2入滲速率i計算表 時間t(min) 嚴 S = 1 總 /T 總、總、 入滲速率i ?。╩l/min) 0 : 圖3入滲速率i與時間t的關系曲線 ?。?)計算土壤體積含水率,計算結果見表3。
表3 土壤體積含水率計算表 編號 盒重 ?。╣) 鋁盒+濕土重 ?。╣) 鋁盒+干土重 ?。╣) 水重 ?。╣) 質量含水率 ?。╣/g) 體積含水率 ?。╟m3/cm3) 1 2 3 「 4 5 6 「 7 8 9 10 5 11 12 0 5 ?。?)計算’”/t總.,其中t總為總累計入滲時間,可得出不同含水率 二對應 入滲速率隨時間變化曲線fl率速滲入時間t 入滲速率隨時間變化曲線 fl率速滲入 時間t (min) 的,值。結果見表4,然后繪制二者關系圖,見圖4 表4入值計算表 濕潤鋒入滲距離x (cm) 時間t (min) t 總 體積含水率 (cm3/cm3) 入 0 0 0 4 6 8 10 12 「「 14 16 18 20 P1 「 : 22 24 26 體積含水率與入的關系圖 入 入 率水含積體 率水含積體 圖4含水率0與入的關系曲線 ?、筛鶕汀闹?,計算土壤擴散率D(R ,結果見表5,然后繪制二和D&) 的關系曲線,見圖5 表5 土壤擴散率計算表 ?。?) ?。?) ?。?) ?。?) ?。?) ?。?) ?。?) ?。?) ?。?) ?。?0) ?。?1) Q A0 Az 皿 & 麗 D- 1娶邁腳 2 厶 3 De)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圖5擴散率D(r)與體積含水率 二的關系曲線 ?。?)經過對實驗數據的有關處理,可以得到如下發現: 通過擬合得到累計入滲量I與時間t之間滿足函數關系: y = 相關系數R2 =。
同樣的經擬合得到入滲率i和時間t之間滿足函數關系式: y = 相關系數r2 = 1。
在得到水平土柱吸滲法測定非飽和土壤水擴散率DG)及累計入滲量I和 入滲率i的基礎上,可以確定水平入滲條件下濕潤鋒 x和時間t之間滿足函數關 系: y = 相關系數R2= 從上面有關曲線的擬合相關關系來看,決定系數R2值都在以上,說 明該實驗數據結果比較可靠。
相關熱詞搜索: 實驗報告 溶質 實驗 報告 土壤水分溶質動力學實驗報告實驗報告
上一篇: [會計實驗報告及會計實訓實驗報告]
下一篇:【銀行述職生述職報告x】
2023年度小學校長2023述職報告范文匯篇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《2023年度小學校長2023述職報告范文匯篇》文章,僅供大家參考,請勿照搬抄襲。希望能夠幫助到您寫出
2023年各級黨組織抓基層黨建述職報告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《2023年各級黨組織抓基層黨建述職報告》文章,僅供大家參考,請勿照搬抄襲。希望能夠幫助到您寫出更好
政協機關年度述職述廉報告【通用文檔】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《政協機關年度述職述廉報告【通用文檔】》文章,僅供大家參考,請勿照搬抄襲。希望能夠幫助到您寫出更好的文
人武部述職報告三篇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《人武部述職報告三篇》文章,僅供大家參考,請勿照搬抄襲。希望能夠幫助到您寫出更好的文章!
反杜林論讀書報告10篇反杜林論讀書報告 《荒原》閱讀報告 《荒原》發表于1922年,當時,一戰結束,西方社會失去了對上帝的信仰,傳統的價值觀逐漸衰敗,新的價值觀還未建立,人們
VR行業深度報告精品推薦(精選文檔)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《VR行業深度報告精品推薦(精選文檔)》文章,僅供大家參考,請勿照搬抄襲。希望能夠幫助到您寫出更好的文
2023年L3 2-QHSE-Pc022-OC-R002,節能義務監督員述職報告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《2023年L3 2-QHSE-Pc022-OC-R002,節能義務監督員述職報告表》文章,僅供大家
紀委書記上半年度述職報告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《紀委書記上半年度述職報告》文章,僅供大家參考,請勿照搬抄襲。希望能夠幫助到您寫出更好的文
2023年度驗收報告【優秀范文】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《2023年度驗收報告【優秀范文】》文章,僅供大家參考,請勿照搬抄襲。希望能夠幫助到您寫出更好的文章!
2021年黨建工作述職報告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《2021年黨建工作述職報告》文章,僅供大家參考,請勿照搬抄襲。希望能夠幫助到您寫出更好的